【跟着专家学种植】全苗就是收获的希望!夏播谷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******
夏播谷子是指在麦收后播种的谷子,一般在一年两季的黄淮海地区。在这个时间用白地播种的,也是夏播谷子。
从栽培上讲,关键是抓好“播种关”,好的播种质量对全苗很关键,有了全苗,就有丰收的基础。
做好播种要做到三看:看地、看墒、看天。看地就是自己地的土壤情况,小麦茬口由于有很多秸秆残留,容易造成水分蒸发等影响出苗;粘性土壤也影响出苗;这样的地适当加大播种量,麦茬地播种量一般每亩300-400克,白地250-300克。
二是看墒情,足墒播种对全苗很重要,但实际生产中各种情况都有,黄墒播种是常有的事儿,这种情况下也要加大播种量。
三是看天气,最好雨后墒情充足的天气播种,如果未来几天没有雨,墒情又是黄墒,就要加大播种量。
现在都是机械化精量播种,谷子籽粒很小,一定选好的机型,播种要匀,播种和镇压一次完成,足墒播种的不用播后浇水;黄墒播种的,播后用微喷浇小水,也能保证出全苗。
科学顾问: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导,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
统 筹:战 钊、宋雅娟
编 导:武玥彤、张 蕃
拍 摄:肖春芳
联 络:卫 斐
联合出品:中国科协科普部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
各地筑牢基层医疗防线 保障农村就医用药需求******
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(新闻联播):随着春运来临,各地采取措施引导返乡群众做好健康防护,加大医疗资源下沉和药品储备。
连日来,重庆忠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大宣传力度,引导返乡群众进行健康监测,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药品储备和设备投入,县级医院抽调近200名医疗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坐诊,全力保障农村居民医疗需求。
河南周口市川汇区建立县、乡、村联动机制,分级分类诊治患者。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责收治轻症患者,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整合医疗资源,对呼吸机、监护仪等救治设备以及医务人员统一调配,重点保障重型、危重型患者及时得到救治。65岁的村民邹素英高烧多日,引发胸闷,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后,市人民医院的急救车迅速赶到现场。患者一上急救车就开始进行吸氧、建立静脉通道等院前急救。
急症、危重症患者能够转得上来,药品等医疗物资还要沉得下去。湖南郴州开放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权限,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的亟需短缺药品,可申请应急挂网采购。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采购基本药物,为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发放退烧、止咳、抗病毒等防疫药品。
贵州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,抓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,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在遵义市绥阳县,由县中医医院旺草分院成立的专班走进偏远村寨,为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、免费送药和义诊服务。为了方便发热、感冒患者得到及时治疗,铜仁市思南县以村卫生室为基础,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,目前已实现496个行政村全覆盖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